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区域科技
正文
“天宫课堂”第一课,科普大篷车南京站活动在玄武区开展
发布时间:2021-12-14 浏览量:767

129日,“天宫课堂”首次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精彩授课。同一时间,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的阶梯教室里,孩子们聚精会神盯着大屏幕,这场来自400多公里外的“太空直播”,让他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当天,由省科协主办,省科普服务中心、南京市科协和玄武区科协承办的“天宫课堂”第一课,科普大篷车江苏省南京站活动在北京东路小学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省科协科普部部长、二级巡视员严道明,南京市科协主席朱军,玄武区委副书记、区长钱维,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龚一钦,省科普服务中心主任王岩,玄武区政府副区长吴开芬,市科协科普部部长张天宝等参加活动。围绕“天空课堂”第一课活动,科普大篷车走进校园,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活动。

神舟系列飞船就像客车,专门送人,天舟系列飞船就像卡车,专门运货……”下午2点半,科普大篷车开进北京东路小学操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康国华,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向娃娃们讲解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历史,分享宇宙的奥秘。这场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宇航员们在空间站的生活怎么样?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要做哪些实验?面对“小观众”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康国华深入浅出,耐心作答,现场气氛格外活跃。

北京东路小学的娃娃科学院则是另一幅景象。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介绍了他们最近做的细胞研究;人工智能学院的同学展示了他们编程的电子名牌;创意设计学院的学生正在进行钉子画创作;物种进化学院的同学正在进行古生物场景复原模型点评……丰富多彩科技社团活动,让给来访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校校长孙双金介绍,依托娃娃科学院这一品牌活动阵地,学校定期开展青少年科学与科技系列活动,形成了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达人。

直播信号穿越大气层,“天宫课堂”直播正式开始,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泡腾片实验……大屏上,三位“太空教师”向同学们演示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线下,中国科技馆专门给学校配发了一套“天宫课堂”天地对比实验器材,娃娃科学院的学员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动起手来,比对同一实验在不同环境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

当天,第五届玄武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宣贯活动也在北京东路小学正式开启。近年来,玄武区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并率先在南京市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积极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一个科学探索、创新实践的平台,培养青少年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以便更好地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把科教兴区、人才强区落到实处。

(玄武区科协科普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