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创新南京
正文
这项排名连续5年“跳级”!南京是如何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1-02-20 浏览量:363

近日,科技部通报2020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南京国家高新区在上一年度全国第15位的基础上再度提升3位,跻身全国十二强。其中,四个一级指标中,南京在“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指标中排名第五。

这是南京国家高新区在这项全国排名中连续5年实现争先进位。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129.jpg

江北新区研创园。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从2017年起,南京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从第27位、20位、15位攀升到2020年的12位,排名年年跳级的背后,是近年来创新名城建设中,全市高新区(园)以改革促创新、以考评促发展,集聚融合发展带来的成效。


83个产业园区整合为15个高新园区、
大刀阔斧实施园区“去行政化”改革、
成立南京高新区管委会总部高位谋划协调
……

南京高新园区集聚创新资源、整合创新空间、升级创新产业,跃升为全市创新名城建设的主力军、主战场、主阵地。


图片

整合抱团

83个科技园区融为15个高新园区



三年前,全市各级各类园区有83家,分布于各区各板块。


创新名城建设启动之初,南京就率先启动科技园区整合,将分散的83个科技园区集中整合为15个高新园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考核、统一政策、统一品牌和统一服务”,解决“散”的问题,避免各园区间的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载体。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158.jpg

2021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15个高新园区,虽然资源禀赋各异,但是实行发展“一盘棋”。


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个园区聚焦发展1—2个主导产业,推动园区主导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主导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0%以上。



如何避免园区之间项目招商、政策供给、资源配置内耗?我市还探索设立若干“伙伴园区”,鼓励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园区建立富有活力的伙伴关系,促进主城区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及时向郊区转移,合力打造协作共赢、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目前共有11家高新园区结成8对“伙伴”

今年1月,南京高新区建邺园、溧水园举行了伙伴园区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两园区于2019年1月签约,设立南京首对“伙伴园区”。今年,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形成《溧水高新区、建邺高新区“伙伴园区”工作机制》,明确溧水高新区以永阳产业园、和凤产业园为载体,打造溧邺产业基地;建邺高新区以国际研发总部园为载体,打造溧邺研发基地。双方将围绕招商引资、产业落地、人才培育、载体共建等全面“牵手”。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240.jpg

建邺园、溧水园伙伴园区签约仪式现场。图源:溧水高新投资


新港高新园与高淳高新区也是一对伙伴园区,在新港高新园的牵线搭桥下,京达生物“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材料规模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高淳高新区,拟打造全球最大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材料的研发中心与产业化基地。项目计划借助新港高新园的人才优势和高淳园区的产业化基础,促进伙伴园区的协同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301.jpg

新港高新园与高淳伙伴园区签约仪式现场。图源:高淳发布


松绑赋能

市场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去年底,白下高新设计产业园提前6个月竣工,设计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计划打造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设计产业园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同步推动招商工作,引入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联童有限公司、南京力通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天坤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去年,白下高新区喜获全省省级高新区考核第三名,连续5年“省考”名列前茅。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323.jpg

白下高新设计产业园。通讯员 杨慧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高新园区高效的干事创业氛围得益于全市高新园区的“去行政化”改革。


市科技局高新区管理处处长舒培浩介绍,


长期以来,南京各大高新园区一直沿用行政管理运行模式。随着创新名城建设纵深推进,体制机制不灵活、队伍缺少活力等问题逐步显现,迫切需要创新改革。赋予高新区用人自主权,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园区用人机制是改革的“关键一步”。


南京这场“去行政化”改革亮点颇多。比如,

  • 园区管理机构按需设岗、动态优化,大幅压缩管理层级,明确部门职责,提升运行效能。

  • 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原则上实施全员聘用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园区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员。

  • 推行全员绩效考评,以实绩论英雄,明确刚性淘汰率,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全面激发队伍活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343.jpg

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科学城项目效果图。麒麟高新区供图


截止2020年底,南京高新区拥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5343家,占全市比重超过80%;全年新增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2345家,占全市入库企业数的比重逾八成;高新区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6.9%、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50.9%、企业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01.7%;全市先后认定的323家新型研发机构全部落户高新园区,高新区已经成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主力军。2020南京高新区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列第12位,实现了连续5年进位



产业升级

全面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404.jpg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南报融媒体记者 吴彬摄


去年8月,南京高新区管委会总部揭牌。实化南京高新区总部,活化N个高新园区,催生创新动能转化,不断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标志着南京高新区全面启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新型“1+N”发展模式,推动全市高新园区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尤其在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上,各高新园区风头正劲。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420.jpg

江宁高新区的MAX科技园近期基本建成,50余家企业总部入驻。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去年12月,首届和平精英高校赛总决赛在江宁高新区举行,举办这场大赛,传递出江宁高新区瞄准电竞,布局数字经济新增长极的信号。园区围绕电竞产业生态链,集聚了小视科技、天霸电子竞技战队、卉采动漫、飞扬传媒等相关企业。未来,园区将与腾讯电竞等企业深化合作,围绕“电竞+产业”,在电竞赛事、人才培养和产业研究等领域共同发力,推动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434.jpg

栖霞高新区内的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新址。南报融媒体记者 蒋琰摄

栖霞高新区由栖霞区原有的多个园区整合而成。去年,高新区聚焦人工智能及生物医药地标产业,创新招商模式,疫情期间全面推行“不见面”招商机制,签约落地了宝东云、宾达智控等重点项目。疫情缓解后,区领导、园区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深圳、重庆等地开展密集外出招商活动。


各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打造“有为的政府”,下放市级行政权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园内事园内办”。


微信图片_20210220170515.jpg

六合高新区。图源:六合高新


此外,南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设立上百支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的直投力度,为项目市场化、产业化注入源头活水。目前,科创基金共合作成立41支子基金,总规模69.205亿元,其中九成以上都在高新区内。去年上市企业共9家,其中8家为科技型企业均在高新区内。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南京高新区发展面临更多新机遇、新挑战。


市科技局副局长、南京高新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成军介绍,



2021年,是全国高新区“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也是南京高新区体制改革出成果、见成效,破茧成蝶的重要一年。全市高新区将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关于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大胆探索、勇于破冰,突出“高”和“新”持续发力,争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争当体制改革的领头雁,力争以一流的成绩和一流的标准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